非核之路
十年一瞬
0427再上街頭

反核佔領行動十週年
人生有幾個十年呢?但我們一起走過這一路,
4/27再次邀請與我們一起,反對「老舊危險核電不延役」

時間:2024/04/27(六)15:00~17:00
地點:立法院正門前(中山南路一號)
主辦: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或是加入聯署支持~

「老舊危險核電不延役」連署主張:
(1)在老舊核電廠的核安疑慮未釐清前,在核廢料尚未有解決路徑前,老舊核電不應延役。
(2)行政院、經濟部、核安會,依據國際最嚴格的標準,提出核電安全分析、地質風險評估等報告,向社會充分揭露延役的風險與成本,依循最嚴謹的核安把關程序,並提出核廢料處理對策,進行社會溝通。
(3)立法院各黨派及委員放下意識形態,為人民把關核電延役的風險與成本,並啟動核廢處置立法。
加入聯署

首例台灣水泥業
協同處理一般廢棄物
會後聲明

氣化爐建造執照案言詞辯論會後,部落族人提出3項聲明!
󠀠
氣化爐環差漏評估、建造執照也排除
󠀠
2019年台泥和平廠以第一順位取得花蓮縣政府公告辦理之「花蓮縣水泥業(窯)協同處理廢棄物民間自提BOO案」,成為台灣水泥業協同處理一般廢棄物(生活垃圾)首例,然其並未就此開發行為「重新進行環評」,而是採以「環境影響評估差異分析報告」。
󠀠
而環境影響評估差異分析報告過程中,對於氣化爐本體安全性的評估並未有完善考量,包含氣化爐使用不當或因天災地震可能產生的爆炸風險,隻字未提。花蓮縣政府更向台泥公司核發了建造執照,德卡倫部落及克尼布部落受影響的居民於110年年末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撤銷建照的行政訴訟,今(113/4/11)於行政法院進行言詞辯論程序。
󠀠
然而,花蓮縣政府於今日的言詞辯論中仍僅討論建築建構範圍之安全,規避考量「建築使用目的(運作氣化爐)」,讓「氣化爐的風險」完全被隱匿在縫隙中!提告族人特此聲明三項要點如下:
󠀠
𝟭 0403花蓮大地震,震出在地居民的擔憂
𝟮 氣化爐實際運作不如預期
𝟯 沒有環評,也未經過部落同意

德卡倫部落及克尼布部落受影響的居民,嚴正訴求法院能夠撤銷花蓮縣政府針對台泥氣化爐之建照及其他相關使用許可,重新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並且公開透明相關安全的資訊,落實原基法對於原住民族之相關權利的保護。
全文請見

關於台灣白海豚的家
與《海洋保育法》

各位朋友~我們想要讓您看到台灣白海豚在西海岸的家,沒有調整過濾鏡、色溫的真實照片,在鄰近六輕旁一片灰濛濛的空氣與海面上,艱困的家園。
󠀠
為了讓台灣白海豚的處境,能夠在各層面都獲得改善,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參與《海洋保育法》的討論已經四年了,從最初窺探整部法律的架構,到實際參與海保法母法與子法的討論,每一場會議都用心參與,提出許多法律意見,把我們為最能守護海洋生態的想法落入文字,化成法條,把腦海裡擘劃好的生機盎然,隨著每一次討論,一遍又一遍的刻在心裡。
󠀠
2020年5月,我們第一次參與海保法公聽會,會中離岸風電能源業者對海保法的質疑不斷,也讓我們直接感受到海洋開發的壓力,然而海洋在被開發利用之前,也應該好好的調查,不為別的,只為了保護好我們的藍色國土,以及居住或利用藍色國土的所有生物。
󠀠
2021年,協會開始參與海保法立法研議,根據海保署提出的草案版本提出看法,也與許多團體共同討論民間版的草案,協會成立以來,強調與自然環境共生的永續性經濟,拒絕以犧牲剝削環境獲得短期政治利益的經濟活動,然而我國長期以來對海洋調查不足,導致對於海洋規劃能力欠缺,故我們在民間版的法案中加入預警原則的概念,可惜最後政院版並未納入。
󠀠
2022年的海洋日,協會與眾多團體聚集在行政院前淋著雨,向行政院遞交陳情書,希望海洋保育法能加速審議,盡快送進立法院。
󠀠
2023年11月,協會又再次與其他團體一起站在行政院前,不同的是,這次我們的身邊多了漁民朋友,把大海當作母親的漁民們,比任何人都更重視海洋生態,我們在法條中加入的公民參與精神,獲得了漁民朋友的支持,也成為他們日後權益的最佳保障。
󠀠
2024年海保法終於送進立法院,我們還在努力,不錯過任何一場座談會與公聽會,催生一部法案不容易,但為了守護台灣白海豚的家園、以及我們的海洋,我們將持續努力,讓改變正在發生。
󠀠
捐款支持我們